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基金公告:
余杭农村商业银行关于继续实行基金申购费率优惠的公告

热销基金

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单位净值
广发中证同业债券型1.0462
招商中证同业债券型1.0441
广发天天红B货币型1
广发景兴中短债券型1.0681
广发纯债债券债券型1.2422
广发天天红A货币型1
日期:2024-05-15

风险测评

信息公示

大跌之下如何应对?做好这三点!

2022-04-01 - 来源:中欧基金、巨丰财经

 市场再度迎来震荡,基金股票账户红不过一天,又满屏“护眼色”。面对大跌和亏损,大家难免动摇,现在该怎么办?后市如何走?

  1、放眼长期,不要过度反应

  对于投资,人的情绪无非两种:贪婪和恐惧。

  行情上涨时,基金大赚一波后,很多人会选择继续持有,觉得还会继续上涨,想要赚到更多;行情下跌时总是急剧缩小自身的风险偏好,转身离场,错过最佳布局时机。

  上涨积累风险,下跌蕴藏机会,情绪化配置通常导致的结果是高位进、低位出,正好踏反了节奏。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也曾说过:暴跌是赚大钱的好机会。并提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不要因恐慌而全部贱价抛出股票。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1987年10月的行情让人感到惊恐不安,但没必要在这一天或第二天把股票抛出。当年11月份股市开始稳步上扬。到1988年6月,市场已经反弹了400多点,也就是说涨幅超过了23%。

  第二,对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的勇气。

  第三,要敢于低价买入好公司股票。暴跌是赚大钱的最好机会: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

  投资的逻辑都是相通的,在股市成立,在基金投资上也适用。

  2、坚持定投策略,熨平波动

  面对突然的大跌,是该观望还是入场?千金难买早知道,正确的结论都是从后视镜观测。

  优秀的基金相对的高收益、生猛凌厉的上涨速度,让很多人眼红;但其跌下来的狠劲,也让很多人心悸。

  如果你犹豫不决,但又不想踏空、愿意做时间的朋友,定投或是良器。

  定投助力解决“在场”问题

  定投讲究“纪律性”。一旦下定决心定投,就会在约定时间扣款,不用再纠结什么时候入场。

  定投之后,如果行情上涨,你已“在场”,不用担心踏空。

  定投或不惧市场回调

  如果市场继续回调,下跌时,定投可积累更多的便宜份额。若市场回暖,有望更快回本甚至赚钱。

  以创业板指数为例,从2015年6月5日指数最高点开始定投。截至2022年2月11日,创业板指数定投收益率为35.28%,定投年化收益率为4.61%;同期创业板指数下跌29.32%。

  3、优化持仓结构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大类资产方面,可以分散投资债权、证券、海外、保险等等不同的资产。但需要注意的是,分散投资并不是样样投,也需要有一定的策略

  第一:不要选择太多:投资一只基金,抗风险能力比较差,而持有过多基金又会造成太过分散、不好管理,因此,投资组合一般以2-4只基金为佳。

  第二:选择相关系数低的资产:如果这2-4只基金全部投资一类资产,将很难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可以选择相关系数低的基金来做定投,比如三只定投基金分别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以及海外基金的组合,做到了资产类别以及投资区域的分散,在市场波动时能够更加有效地分散风险。

  第三:覆盖到多种风格:组合投资建议可以覆盖到不同类型的基金。比如债券基金与货币基金同属于固定收益品种,风格更稳健,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权益品种,风格更激进,在配置时尽量兼顾两者,让整体风格趋于平衡。

  如果投资组合中有两只权益基金,则可以是大盘+中小盘,成长型+稳健型这样的组合,合理配置投资组合中各类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产品之间的比例,能够帮助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

  机构如何看后市?

  巨丰投顾认为,在海外情绪干扰之下,市场仍有反复,甚至还有回落的需求,即便是指数迎来回撤,也并非是调整趋势,而是反复震荡筑底的过程而已。

  当前,市场仍有诸多被忽视的利好,比如稳增长预期依旧,效果也在逐步显现,仍对市场有支撑;而宽货币之下逐步落地宽信用,对经济也有一定的托底和提振;此外,宽财政也在逐步释放和连续落地,积极信号不断。只不过,在经济增速压力、美联储加息以及地缘政治等情绪干扰下,暂时被压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因素都是指数支撑的基础以及后期提振的重要力量。

  因此,我们对行情并不悲观,但也绝非昨日一上涨大家就立刻乐观一样,在压制和支撑下,市场仍将保持结构性行情,并且在反弹共振之后,迎来反复震荡筑底。目前市场仍处于“倒春寒”阶段,但向下空间并不大,区间反复磨底还有时,在这个阶段,价值和成长或有交替表现,但趋势性行情概率较低。低估值以及以及稳增长板块持续跟踪下,超跌的高景气成长股,当前性价比凸显,连续调整后也可考虑逢低配置。(文章整理自中欧基金、巨丰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