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基金公告:
余杭农村商业银行-关于继续实行基金申购费率优惠的公告

热销-基金

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单位净值
招商恒鑫30债券型1.036
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型1.8958
招商瑞联1年混合型1.0237
招商瑞联1年混合型1.0342
招商核心竞争混合型1.0178
招商核心竞争混合型1.0411
日期:2024-12-20

风险测评

信息公示

公募基金的2018:权益冷清短债火爆 有创新产品有明日黄花

2018-12-24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8年渐入尾声,这一年公募基金尤为难做,权益市场冷清,债市信用风险积聚,短债和ETF产品成为今年最火的基金类型,这一年基金管理人拥抱监管积极求变,先后诞生了养老目标基金、战略配售基金等创新型产品,也有部分不符合市场规则的基金类型沦为明日黄花,这一年监管严态依旧,理财子公司跃跃欲试,公募基金迎来劲敌。

  养老目标基金破土成立

  2018年是公募基金20周年,也是养老目标基金发行元年,公募基金在个人养老投资领域实现了量的突破,越发成为参与养老投资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实施《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为养老目标基金的发行扫清政策障碍,《指引》一出即刻搅动了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包括南方、华夏、建信等基金公司积极上报产品,争抢首只养老目标基金。

  经过严格审核,8月6日,首批养老目标基金正式亮相,华夏、南方、博时等14家基金公司拿到养老目标基金批文获准发行。两个多月后,另外12只养老目标基金也顺利拿到“准生证”,位列第二梯队。截至目前,首批养老目标基金中的9只已经成立,合计募集金额近30亿元。

  养老目标基金的获批也令沉寂许久的公募市场迎来生机,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认为,尽管现阶段公募基金发行难度较大,但公募产品往往“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站在未来投资者收益角度,现阶段正处于A股估值低点,其实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市场发行时点。

  另一家北京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目前权益市场估值处于底部区域,对于坚持长期投资、获取长期较高收益的养老目标基金是理想的时间窗口。个人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对于完善和健全国内的养老金体系意义重大,随着公募基金即将在明年纳入税优范畴,养老目标基金在我国也将逐步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战略配售基金变债基

  除了在个人养老投资领域加强产品创新外,公募基金也在积极探索境外“独角兽”公司回归A股带来的资本红利。今年5月,包括华夏、招商、易方达、南方、汇添富、嘉实在内的六家基金公司齐齐上报封闭期为3年的战略配售灵活配置基金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据悉,上述6只基金是专属投资CDR的公募基金产品,主要是为了迎接独角兽上市公司回归A股。伴随着各家基金公司的卖力营销造势,6只独角兽基金募集份额超千亿元。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资本市场推迟CDR发行后,战略配售基金归于沉寂,直到今年三季报的下发,战略配售基金才再度回到投资者视野,不过,记者注意到,由于投资标的的暂时性缺失,6只独角兽基金皆在三季度选择重仓债券,并在债市回暖的市场环境下均取得了正收益。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除了嘉实3年战略配售年内收益率在1.8%,其余5只均处于2.4%-3%之间。

  此后独角兽基金也加强了权益市场配比。今年11月招商、易方达、南方、汇添富旗下的独角兽基金出现在中国人保公布的配售栏中,四只独角兽基金共获配售3.14亿股,按照3.34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合计10.5亿元。

  短债、ETF大爆发

  在流动性新规和资管新规的双重影响下,货币基金发展受限,与货币基金投资范围类似的短债基金收益向暖成为年度基金黑马。

  数据显示,除去三季度新成立的短债基金,市场存量短债基金规模在三季度大增258.14亿元至478.1亿元,增幅达117%,短债基金吸金力大增也引来公募基金跟风,根据证监会最新下发的2018基金募集申请公示表,截至12月14日,年内包括平安短债债基、光大保德信超短债、宝盈安泰短债等20只短债基金获批,还有33只排在审批流程。

  除了短债基金外,今年另一个比较火热的话题就是ETF基金销售走俏。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全市场ETF基金份额超4500亿份,较去年底的2330亿份近乎翻倍。华宝添益、银华日利、创业板50等多只基金年内份额增长超过百亿份。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是今年以来,A股整体特别是中小创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调整幅度相对已较大,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且调整时间已持续近一年,A股整体的配置价值凸显。另一方面,指数投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基金公司也在加大对指数投资的营销。

  短期理财债基规模排位赛出局

  2018年资管行业去杠杆、防风险持续强化,为了更好的落实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监管对短期理财债基进行了多番整顿。

  监管层在7月向基金公司下发了《关于规范理财债券基金业务的通知》,对短期理财债基的产品投资期限、投资比例、净值化转型提出要求,要求7000亿短期理财债基未完成整改前,存量产品规模只减不增。

  经过了近半年时间的整改,已陆续有多只短期理财债基完成转型,存量规模也不断萎缩,临近年底,短期理财债基再受严格监管,不久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召开基金评价业务座谈会,基金评价机构自今年四季度开始,将不再披露包含短期理财债基的规模排名数据。与此同时,基金管理公司也应不再通过各类渠道宣传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规模排名及收益率。

  对于短期理财债基被取消规模排名的原因,中基协给出的理由是,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运作机制与货币市场基金类似,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核算,以投资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等货币市场工具为主,在发展中偏离了债券型基金的产品定位。货币市场基金监管趋严后,市场及股东方较为关注短期排名及基金规模,导致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将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作为货币市场基金的替代品种,用来扩充管理规模,令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规模出现较快增长。截至今年10月底,短期理财债基规模为6106.96亿元。

  长量基金研究员王骅认为,在7月的整改之前,短期理财债基更像是有期限的货币基金,且能够作为货币基金冲规模的替代品,但是大量配置同业资产违背了债基设立的目的,也为公募市场年末冲规模的行业潜规则提供了土壤。监管取消短期理财债基规模排名、不许基金公司公开宣传收益等,加速了这类产品的转型。

  公募市场迎劲敌

  随着12月《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对外公布,拟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扩容至20家,这些背靠银行资源、具有先天固收业务优势的理财子公司将进场与公募基金形成新竞争合作格局。

  据悉,银行理财子公司新规进一步允许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且不设置理财产品销售起点金额。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后,可能会在投资、销售等领域对公募基金造成较大压力。

  “银行庞大的资金体系将会对公募基金固收产品的市场份额进行挤压,在产品代销方面,银行更有可能将其在固收领域的这种优势平移到理财子公司中去,基金销售渠道中银行代销量也会出现进一步下降。”某基金公司固收副总监称。

  不过在权益投资层面,公募基金也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相较于公募基金,银行在权益类投资方面能力稍显不足,另外,银行投研人才缺口较大,主要是银行体制内的薪酬天花板限制,如果这块能够放开,理财子公司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威胁将会更大。”上述人士表示。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